- 瑞晨互联
- 2025-08-13
- 瑞晨互联
光伏行业风云变幻:装机创新高,“反内卷” 成焦点
一、光伏装机持续高增长,政策影响下市场格局生变
2025 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市场装机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新增装机规模高达 212.21GW,同比增长 107%,这一数据远超市场预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顺势上调了全年国内光伏装机预测,从最初的 215 - 255GW 上调至 270 - 300GW ,全球新增装机规模预测也从 531 - 583GW 上调至 570 - 630GW 。
光伏行业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与我国长期以来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近年来,一系列鼓励政策纷纷出台,推动了光伏产业从萌芽走向繁荣。但在 2025 年,政策风向出现了一些调整。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 号文),要求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一政策改变了光伏项目投资逻辑,对市场需求产生了显著影响。受政策引发的 “抢装潮” 影响,5 月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 92GW,创下月度新增装机历史新高。但随后,6 月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骤降至 14GW 左右,呈现断崖式下滑。有光伏投资开发商分析,未来不排除出现月度更低的装机水平。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光伏首席分析师胡丹表示,2025 年全球新能源市场需求迎来转折点,从爆发式增长趋向稳定式发展节奏,中国光伏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导致全球光伏装机增长放缓的重要因素之一 。
二、行业深陷 “内卷” 困境,产能与价格双重承压
在市场需求结构调整的同时,光伏行业陷入了严重的 “内卷”。所谓 “内卷式” 竞争,通常表现为片面追求低价格的过度同质化竞争。这种竞争模式给行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从产量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国内光伏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保持在 15% 以下,多晶硅、硅片产量更是出现负增长。价格方面,各环节主流型号平均价格较 2020 年以来的最高价格大幅降低,多晶硅降 88.3%、硅片降 89.6%、电池片降 80.8%、组件降 66.4% 。出口情况也不容乐观,光伏产品出口额连续两年同比下降,1 - 6 月出口额同比下降 26% 。
企业的盈利状况更是惨不忍睹。2025 年一季度,31 家 A 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整体净亏损 125.8 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加 274.3% 。自 2024 年以来,已有超过 40 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内卷式” 竞争不仅导致利润缩水,还驱使行业走向低价倾销、过度营销、技术模仿抄袭和资源的过度消耗等错误方向,最终削弱行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
三、政策助力 “反内卷”,全行业积极响应
面对行业的 “内卷” 困境,从中央到部委,一系列 “反内卷” 措施密集出台。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7 月 3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议强调,要破除 “内卷式” 竞争 。
具体到光伏行业,相关行动逐步展开。6 月末,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 7 月起集体减产 30% 。8 月 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 2025 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对 41 家多晶硅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国元证券研报指出,此项政策是国家层面针对光伏产业链 “反内卷” 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关键一环,有望加速行业落后产能出清 。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价格法修正草案 (征求意见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现向各单位公开征集对该草案的意见和建议,旨在通过完善价格行为规范等内容,推动光伏市场从非理性竞争转向效率与创新导向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针对行业 “内卷” 提出,光伏行业要从竞争到竞合,加强行业自律;从分散到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从去产量到去产能,标本兼治;从量本利到价本利,提高定价水平;从红海到蓝海,用创新增加价值 。
四、技术创新持续推进,BC、钙钛矿等新技术崭露头角
尽管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技术创新的脚步并未停歇。在光伏电池技术方面,N 型全面替代 P 型的趋势愈发明显,主流 N 型电池如 TOPCon、异质结(HJT)、BC(全背电极接触)技术等不断发展。
其中,BC 电池技术凭借其高转换效率(可达到晶硅电池 29.56% 的效率上限)、美观(正面无栅线)以及可实现无银化等优势,受到众多企业关注 。隆基绿能作为行业龙头,2025 年是其 BC 产能爬坡之年,第一季度有 20GW 的 BC 二代产能投入市场,到年底将建成 50GW,预计 2026 年年底 BC 产能会达到 100GW 左右 。不过,目前 BC 电池也存在工序多、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隆基绿能预测未来两年内,BC 和 TOPCon 组件成本有望相近 。
钙钛矿技术同样发展迅速,晶科能源研制的钙钛矿 / TOPCon 叠层电池转化效率高达 33.84%,刷新纪录 。钙钛矿电池具有理论效率高、成本低等潜在优势,虽然目前在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有望在光伏市场占据重要地位。